四管制FCU系统优化及节能策略deepseek自动化分析日报
来源: | 作者:Glinenet Jason Zhang | 发布时间: 6天前 | 3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项目来自于客户在实现FCU集控后自动化分析数据的需求,通过AI分析可以帮助客户从海量数据中找到不正常的运行趋势,或者存在提升效率的空间,并定量分析潜在的节能量。

- **控制策略依据**:基于数据驱动分析,室内温度在运行时段呈上升趋势(峰值在下午),表明太阳能增益、人员活动或设备散热导致负载增加;非工作时段温度自然衰减,可利用建筑热惰性进行预冷或延迟启动。

- **能效杠杆**:

  - **降低设置温度偏移**:统一设置温度减少过度冷却或加热。

  - **优化运行时间**:根据占用模式调整启停。

  - **动态温度调整**:使用反馈控制避免温度超调。

  - **预防手动滥用**:限制手动调整范围,避免能源浪费。


**潜在影响**:

- **正面**:能耗降低5-20%(基于典型FCU系统经验),运营成本下降,舒适度更稳定。

- **负面**:过度优化可能导致局部过热/过冷、员工抱怨或系统响应延迟。需通过监控和渐进调整缓解。


---


### 3. 优化方案详细分析:集控系统优化 vs. 手动控制优化

优化策略分为集控系统优化(自动化)和手动控制优化(行为管理),以下分别说明。


#### 集控系统优化

- **依据**:数据中FCU运行高度同步,但温度控制不精确,表明集中控制可提升效率。原理是使用BAS算法动态调整参数,基于实时温度反馈。

- **如何优化**:

  - **统一设置温度优化**:将所有FCU设置温度统一为25.0°C(当前有单元为25.5°C或24.5°C)。计算依据:温度每升高1°C,节能约6-10%(根据ASHRAE指南)。例如,将fcu18和fcu19从25.5°C降至25.0°C,预计节能3-5%。

  - **运行时间优化**:引入预冷策略——在07:00提前启动FCU(当前08:00启动),利用夜间低温将室内温度预冷至22°C,减少高峰负载。数据支持:08:00温度已22-23°C,提前1小时运行可降低上午温度上升速率。

  - **动态温度重置**:基于室内温度数据,自动调整设置温度。例如,如果平均室内温度>24.5°C,则临时降低设置温度至24.5°C;反之则提高至25.5°C。这能平衡舒适与能耗。

- **举例**:

  - **场景**:在10-11:00,多个FCU室内温度升至24.0°C以上(设置25.0°C),集控系统自动将设置温度临时调整为24.5°C,以加速冷却。

  - **优化后果**:短期能耗可能微增,但长期通过避免温度超调(如fcu22的25.5°C)节省能源。估算:减少温差0.5°C,可节能3-5%。

建议全屏观看,如文件较大可能会等待30秒到1分钟

如内容有误或需进一步了解,请留言

谢谢